導讀
新冠疫情的爆發,對我國制造業造成了首次打擊,影響了眾多制造企業復工,對全球汽車、電子等供應鏈帶來顯著影響。隨著全球新冠大流行,造成全球供應鏈斷裂,給中國制造業帶來二次打擊。
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給中國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大部分制造企業則由于延期復工復產,缺人、缺料、缺訂單而損失慘重。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日內瓦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自此進入全面抗疫時代。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400萬例。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上半場”,中國制造業作為全球供應鏈核心節點之一,由于疫情導致的生產中斷已經對全球制造業的供應鏈帶來巨大影響,尤其是對消費電子、通信產品和汽車行業;而到了全球新冠疫情爆發的“下半場”,則發展成為沖擊全球制造業的“海嘯”。當下,全球新冠疫情已經對各國的服務業、航運業、零售業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從而對制造業帶來巨大沖擊。疫情產生的負面的連鎖反應,將導致眾多企業倒閉,失業率提升,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從而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有專家推斷,此次新冠疫情如果再持續兩三個月,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超過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和中國制造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剛剛經歷了中國疫情的制造企業,正在直面國際疫情帶來的“二次打擊”。短期來看,我國一些出口導向型制造企業的訂單已經大幅度下滑,很多企業剛剛復工,就陷入缺乏訂單的窘境。同時,對于裝備制造、通信、汽車和芯片等需要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行業,由于國際供應商的生產停頓,不能準時交貨,也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此外,由于各國防控疫情,國際航班大幅度減少,物流運輸出現問題也導致企業成品的交付出現問題。同時,由于交通阻斷,一些企業在海外的銷售和服務無法開展。
長期來看,國際疫情的蔓延很可能會導致全球制造業供應鏈和產業格局的重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在推進制造業的回流,此次疫情將會促進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進一步強化其國內的制造業供應鏈,而日本、韓國、德國、意大利等本來就十分重視制造業的發達國家也會更加重視本土供應鏈的配套能力。在此次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的過程中,已經顯現出西方國家的很多基礎抗疫產品都需要大量從亞太地區,尤其是從中國進口,因此,疫情之后這些國家將會加速擺脫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中國制造”環節。這種逆全球化的過程將導致世界各國的分工協作關系發生本質改變,深度影響中國制造業的進出口。
面對三月以來國際疫情的“二次打擊”,我國適時推出“新基建”重大方略,加速推進5G基站建設、特高壓輸電、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每年都將帶來數萬億的“大蛋糕”。目前,5G商用步伐已經加速,其它新基建項目也在陸續展開。
為了應對西方發達國家推進制造業回歸,我國制造企業也應當加強與國內上下游企業的協作,實現關鍵零部件、原材料,乃至核心工業軟件的自主可控;我國制造企業要主動加強與國際合作伙伴的協同創新,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型制造企業要繼續推進國際化進程,開展國際并購,實現跨國經營;中國要繼續開放國內市場,繼續放寬對外資股權比例和參與領域的限制,吸引外商投資;繼續務實推進“一帶一路”,讓企業賺到真金白銀;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千方百計提升中國制造業的產品質量。只有這樣,才能盡量避免或延緩一些發達國家的產業鏈“去中國化”,要“粘”住其它國家共同發展。
近期,我國已經在開展與日本和韓國的自貿區談判,這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與日韓和東南亞國家加強互惠互利的經貿與技術合作,有助于我國保持在全球供應鏈上的樞紐地位。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培養了全球其它國家難以匹敵的龐大的工程師隊伍,這是中國制造業非常重要的比較競爭優勢。未來,中國應繼續加強面向制造業的創新型人才、工程師隊伍和高級技工的培養,從而提升中國制造業應對各種全球性災難事件的底氣。
我國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實踐全球領先。應對國際新冠疫情的“二次打擊”,我國制造企業應當更好地利用國內各個行業的電商平臺,以及國際電商平臺,進一步提升我國優勢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例如,我國在模具制造行業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價廉物美。因此,未來應當進一步通過電子商務提升我國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提高接單能力。
李培根院士指出,對于中國制造業而言,與其面面俱到,在各個領域都作為跟隨者,補足所有短板,不如把某些我們具有優勢的技術領域和產品做專做精,練出殺手锏,做到全球的客戶都離不開我們。
衷心希望在此次國際疫情二次打擊的“隆隆炮聲中”,更多的中國制造企業能夠挺住,并把握危中之機!
(本文摘自e-works,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span>
安徽維德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 丨 電話:0551-65310420 丨 總部地址:合肥市桃花工業園文山路與長古路交口維德產業園
西安維德匯通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 丨 電話:029-89843144 丨 地址:西安市高新區唐延路37號CLASS國際公館B座601室
丨 皖ICP備20012486號 Copyright ? 2014-2021 丨 Web:www.baishawang.com 丨 版權所有